近日频频爆发,淘宝买家因为给了差评或中评而遭到骚扰等,难道真的有传说中的删除评价公司?如果有就一定是不合法的,这种不合理不合法的灰色职业又是如何滋生的呢?
我们发现,有的漏洞已经被堵上———比如此前最流行的用软件修改来电显示号码冒充买家欺骗淘宝,这种方式早已破产。有的漏洞还有缝隙,其手法关键是利用买家的部分个人信息,以不法手段获取其身份证号后欺骗淘宝官方。
前年就有报道某网友在网上买了个330元的鞋柜,却被店家折磨了好几天——都因为她收到鞋柜后发现掉了漆,向卖家投诉时还遭到了恶言相向,最后一生气就给了店家一个“差评”。为了这个差评,店家连着几天电话恐吓、短信骚扰,目的不外乎让小志删除这个差评。考虑到自己的电话、住址、姓名都掌握在店家手里,为了不像有的倒霉买家那样收到卖家“赠送”的大便,她还是乖乖地去删除了自己的差评。
昨日,一名也曾遭遇骚扰的刘小姐告诉记者,她曾在淘宝一家韩流服饰店看中条短裙,图片好看,更重要的是几百条评论里没有中差评,她便下了单,但收到裙子后发现与图片完全不符,又小又紧,“简直是给5岁儿童穿的”。
刘小姐称,她给了卖家差评,可接着就收到了对方要求删帖的电话,“接连打了三天,每天不同的号码,天天磨我让我改评价。”刘小姐说,她很气愤,可又不敢得罪对方,“他们知道我家地址。”最后双方以退货、修改评价结束。
在广州开中差评删除工作室的davy说,他们什么手法都用,只要客户需要,恐吓也可以。“我们收费有中高低各档次,不同收费用不同方法。”他告诉记者,现在找工作室“恐吓”改差评的淘宝店主不多,因为这个方法实在“没技术含量”,店主自己找几个朋友也能搞掂。而且一旦遇上了强硬的买家,恐吓反而会惹来更多手尾。
记者采访了几十个删除差评工作室后发现,这些工作室大多只有一两个人,多数号称自己有“技术”或有“淘宝内线”,可以永久删除差评。随着淘宝打击灰色产业力度增强,删除中差评的手法也在不断“升级”。
记者昨日就此事致电淘宝网,对方表示已经接到投诉,正在进行调查中。
律师观点
“威胁删记录”应受行政处罚
北京市力珉律师事务所律师麻增伟表示,“专业修改差评师”通过威胁、恐吓的方式要求买家删记录的行为,已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应当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另外,这种骚扰行为还有可能侵犯买家的隐私权、名誉权等,买家有权追究其民事侵权责任。
律师认为,此次事件可能系商家个人的行为,客户的信息并非淘宝网泄露,“专业修改差评师”也并非淘宝网所雇,淘宝网作为交易平台本身并没有过错,不应就该事件承担侵权责任。但淘宝网作为交易平台的提供者,应进一步完善其交易规则,针对商户骚扰报复客户的行为制定相应的约束措施。
本站所有行业文章内容均转载自互联网,如不慎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