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十一的疯抢过后,购物迷们又迎来了美国“黑色星期五”的大狂欢。有意思的是,虽然中美两国经济水平悬殊,但我们的在线消费能力却令人震惊。双十一当天,淘宝和天猫销售额191亿元,而11月23日的“黑色星期五”.根据调查公司comScore的数据,全美电商零售额总共才10.4亿美元,而且,这10.4亿美元中,还有不少是中国人的贡献。据统计,中国网民在这天的跨境消费额比去年大幅增长了140%.这还是在海淘族们克服了语言、物流、支付等种种不便的情况下,试想如果这些购物环境得到了改善.到美国购物的热情还将会有多大的潜力得到释放。
其实真正能和双十一相提并论的应该是“网络星期一(Cyber Monday)”,这个很多国内用户还不熟悉的名称,指的是“黑色星期五”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也是美国在线购物最火爆的一无。根据Adobe的报告,这天空美电商销售额达到了19.8亿美元。尽管如此,周五周一两天加起来,也才堪堪和淘宝天猫持平。
照理说,美国这两个购物节的起源更早,更有历史积淀,时间位于感恩节和圣诞节期间的年度采购季。“黑色星期五”的说法最初是源于宗教传说,指既是13号,又是星期五的日子,被认为相当不吉利。而后来被商家用于感恩节(每年11月第四周的星期四、詹的第一天,促销由于传统上用不同颜色的墨水来记账,红色表示亏损即赤字,黑色表示盈利.因此反其义而借用了这个名字。而较新的“网络星期一”也从2005年就开始了,由于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这一天进行采购,因此全美零售商联合舍下属的Shop网站发明了这个说法。无论如何,这些比起无厘头的光棍节那是有文化多了。
尽管不少美国人打心眼儿里多么看不起中国式的暴发,但不可否认中国崛起对美国经济的拉动。只是有些领域我们还得努力,比如在美国的电商购物中,来自移动设备的已经超过了2%,而国内这一比例据估计不到6%,这其中也蕴藏着大量的商机。
本站所有行业文章内容均转载自互联网,如不慎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