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行业期待的宽带速率测试方法一固定宽带接入和用户上网体验两个标准的正式发布,让宽带速率的测试有了统一的标准。今后,宽带速率将不再“各说各话”,真假宽带也不会那么难辩。
从去年大约这个时候的央视宽带垄断的报道,到一年来各种媒体和机构关于真假宽带的争论,宽带速率,已经成为过去一年通信行业讨论最多争议最大的话题。面对假宽带的诟病,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依据,很多时候电信企业说不清、道不明。宽带速率测试方法标准的出台,为宽带服务提供者、用户、第三方机构讨论宽带速率有了统一的依据,也为运营商、互联网业者、设备商部署宽带提速宽带有了标准。
虽然宽带中国国家战略还未最后落地,但今年以来启动实施的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在主管部门、三大运营商、主要互联网企业及设备商的共同努力下,已经成为今年通信产业最大的“稳中求进”的产业行动。在这当中,提高网速、改善用户上网体验是宽带普及提速工程的重点。显然,检验这个重点任务完成的好坏,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无规矩不成方圆,为网速测试和用户体验确定标准,是保障宽带提速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为此,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有关机构、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典型互联网企业以及国内科研机构,依托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及时制定发布了宽带测速标准。
按照主管部门的设计,宽带测速标准是一个系列标准,包括了宽带需测试方法和宽带测速平台测试方法两大类,每类由细分为固定宽带接入、移动宽带接八和用户上网体验三种。此次发布的两个标准,宽带速率测试方法中的固定宽带接入是国家行业标准,而用户上网体验标准是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标准。两大标准统一规范了宽带测速的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随着3G用户的增长和移动宽带的发展,业界期待移动宽带接入标准的尽快出台。构建全国统一的宽带测速分析运行平台,也需要确定宽带测速平台测试方的标准。
一直以来,通信行业以其自身的技术逻辑、全程全网、服务质量保障等特点,十分注重标准化建设。标准一直受到产业主管部门、产业链企业的重视。很多时候,一项标准能够成为国际标准,也被认为是产业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但总体而言,这些标准更多的是在技术和设备层面,面向业务应用和用户体验的方面的规范,比重偏少。特别是随着宽带、无线宽带的普及以及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通信业务的重点已经从话音转向到宽带和流量,用户体验的诉求也从接通率、话音质量完全转变到访问和下载速度。在新的业务条件下,影响用户体验的因素又不完全为运营商所控制,提供业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评判就变的更为复杂。所以,加强对宽带、互联网以及用户体验方面的标准制定、规矩设立,既是行业管理的现实课题,也对标准化工作提出新任务。
标准不是挡箭牌。制定标准是为了更好服务发展。标准确定下来,宣贯、执行则更为重要。以标准为契机,产业链各方都用标注的“普通话”,提高宽带质量能力,与用户交流体验改善体验。(幸鹏骏)
本站所有行业文章内容均转载自互联网,如不慎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