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想当年易趣是完胜淘宝的。2003 年淘宝7.8%,eBay易趣72.4%。
2004年,易趣构想当时550万中国用户能与eBay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的1.05亿用户进行网上交易。国际间交易能比国内交易带来高得多的利润。但全球整合带来最直接的改变是易趣此前的系统被彻底弃用,服务器搬迁至美国,伴随而来的是系统的崩坏。
大商户起初还容易稳住,但买家用脚投票后,一切很快滑向失控。老易趣人的回忆显示,数月之间易趣流量下滑至只有原有的三分之一。应佳卿说,他作为易趣的顶级卖家受冲击还不算太明显,只是能清楚看到交易额逐月下滑,而对于更多的中小卖家,买家的流失使得他们无法坐视不理。
他们流向了另一家等待已久的淘宝。犹如虹吸效应,胜负的天平就此开始逆转。
一位老易趣人讲述了一段秘闻。据其后来在eBay美国总部所闻,阿里谋划淘宝,有马云的意志,也来自孙正义的建议和劝导。正是在日本本土战争获胜中,敏锐的孙正义发现了eBay全球系统与东亚市场本土化存在匹配问题,当eBay2002年开始投资易趣后,他即预判eBay对易趣也将发动全球化整合并必然将遭遇挫折,中国C2C市场将出现短暂的超车机会。
淘宝这个强劲的对手
易趣已意识到淘宝的威胁,在市场推广方面对其施以窒息式的遏制。那时,易趣挥动支票签下几乎所有优质网络广告资源,更协以独家排他性合作条款,不想给淘宝留下任何机会。曾经历过这场战争的行业老人说,甚至彼时易趣几乎一家提供了网易门户近四成的广告收入。
阿里强大的市场公关体系展现出了非凡的嗅觉和战斗力。在门户投放受阻时,他们转向中小网站联盟、户外广告和电视广告,并尝试在广受欢迎的贺岁片《天下无贼》中植入式广告。在公关传播方面,淘宝更是令易趣如鲠在喉,芒刺在背,他们不断传播在SKU(商品种数)、增长率等指标上陆续赶超易趣的信息。曾亲历这场公关战的前阿里人士回忆说,只要易趣举行重大发布会,淘宝公关员工就会尾随其后,分工关照各路参会媒体,劝说他们在报道易趣时同步报道淘宝的增长进展,让公众牢牢记住了其作为易趣最强劲对手的姿态。
“易趣的投放实际也起到了教育、培养市场的功效,不好意思的是,最后的红利是由淘宝摘了。”前阿里公关人士说。
2005年底,战局已然明朗。艾瑞数字显示,淘宝当年份额已逆转占据58.6%,而易趣只余下36.4%。
外忧内患导致了易趣的败局。
本站所有行业文章内容均转载自互联网,如不慎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