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又完成了一笔新的收购。
根据国内多家媒体报道,万达集团将以 10 亿欧元全资收购盈方体育传媒集团(Infront Sports & Media,下称盈方体育),后者是一家总部位于瑞士的体育营销公司,也是全球五大体育营销公司之一。目前交易已经完成,将于下周正式公布。
今年王健林的两笔收购都与体育相关。1 月 21 日,万达集团宣布出资 4500 万欧元购买西班牙马德里竞技足球俱乐部 20% 股份,成为第一家收购欧洲顶级足球俱乐部的中国企业。两周后,这位中国富豪又向一家全球著名的体育营销机构开出了一张大额支票。
即便是对于身价 132 亿美元(约 826 亿人民币)的王健林来说,10 亿欧元(约 71 亿人民币)也不算是一个小数目,如果说收购马竞还有满足爱好、投石问路的成分,那么对于盈方体育的收购,则是王健林在符合万达未来发展方向的大前提下,谨慎思考和评估之后所作出的投资决策。
“下一个北京奥运会”与万达有关
盈方体育一大优势在于对冬季项目和赛事的话语权,在冬奥会项目所归属的 7 个国际体育协会中,盈方代理了其中 6 个的商业运营。
而比起已经建立了一套成熟的商业运作规则的夏季奥运会,冬奥会的商业开发显然还不是很充分。2014 年索契冬奥会直接收入 13 亿美元, 尽管只有 2012 年伦敦奥运会总收入 24 亿英镑(36 亿美元)的 2/5,但比四年前的温哥华冬奥会已经上涨了 50%。
值得注意的是,索契为争取奥运会举办权投入了高达 500 亿美元,而其中有大量的场馆建设与地产开发需求,而这正是万达的老本行。万达或许正是看到了冬奥会的商业机会,而盈方体育则拥有它所欠缺的影响力。
如果再联系到了北京正在和张家口正在共同申办 2022 年的冬奥会,你大概就能猜到王健林的算盘了。事实上,事情的进展要比预想的还要好,在挪威、瑞典、德国、波兰和乌克兰相继因经济、政治原因退出申办之后,北京只剩下一个竞争对手——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
根据《洛杉矶时报》的报道,国际奥委会评估委员会今年二月中旬和三月分别对这两座申办城市进行考察,并在七月底的会议上作出最后决定。而王健林此时完成对盈方体育的收购也被认为是在给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的关键时刻一次双赢的“帮忙”。
以后 AC 米兰的事就是万达的事了
盈方体育的总裁和 CEO 名叫菲利普?布拉特,而媒体中常出现的则是他的另一个身份——现任国际足联主席约瑟夫·布拉特的侄子。
我们不知道叔叔在这里面有没有帮助,帮了多少忙,不过从盈方体育的业务构成上来看,足球的确是它最大的客户。“一直以来,足球项目都是盈方集团的核心事业,集结了无限激情与核心力量。 ” 盈方体育的中文版官方介绍中如此形容足球与集团的关系。
目前盈方体育在足球领域拥有的核心资源超过 30 个,不仅负责亚洲 26 个国家和地区的足球赛事转播独家销售权,同时还拥有未来 2018 年和 2022 年两届世界杯的销售权。与此同时,这家公司还与 10 个国家的 13 家足球俱乐部建立了长其合作,其中就包括在中国拥有大量死忠粉的 AC 米兰。
足球是王健林最熟悉的领域之一,曾帮助他从大连走向了全国。而收购盈方体育,与此前对马德里竞技的投资都显示了他重回足球领域的意愿。
尽管最近几年万达投资了多个海外项目,但公司大部分资产,主要的收入仍来自内地,这也会是王健林未来数十年发展的重心,而足球,是这个国家为数不多的能够挑动人心的东西之一。
足球在国内正在呈现回暖的迹象,耐克以 10 亿元的巨额合同从阿迪达斯手中抢到了国足赞助商的资格,计划长期投资中国足球;而中超联赛球市的火爆,恒大在亚冠上的好成绩也让中国平安为中超 4 年冠名权砸下 6 亿,而在平安之前与足协密切商谈冠名与合作事宜的正是盈方体育中国公司。
王健林想要回到这项赛事的中心,盈方会成为一块结实的跳板。
像世界杯这样的大场面也少不了万达
大型体育赛事仍然是最吸引眼球,最好的企业品牌推广时刻。刚刚结束的超级碗就是最好的例子,根据 WPP 广告集团旗下的研究公司 Kantar Media 的数据,一个企业在超级碗上投一个 30 秒的广告平均需要花掉 450 万美元,尽管如此,企业仍然愿意为这个能在超过 1.1 亿观众自己的赛事埋单。
作为多项大型体育赛事的商业开发和运营商,盈方体育为赛事所做的其中一项工作就是为这些赛事吸引品牌赞助,比如它曾经帮助 CBA (中国篮球职业联赛)与李宁公司签下了 5 年 20 亿的“天价”赞助合同。
2014 年,盈方运营的赛事日总数超过 4000 天,其中包含 18 个世界锦标赛,盈方所拥有权益的媒体转播总时长高达 30000 小时,其中就包括巴西世界杯这样的大舞台。
如果万达想要在一些高关注度的赛事上露脸,本身需要花费的赞助和推广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华为公司为了在欧洲推广自己的品牌,每年花费几亿元在欧洲赞助足球联赛和球队——而收购这些赛事的运营商,一方面能够打通万达与这些赛事的关系,增加企业和品牌的曝光机会,同时在价格方面,或许也能得到一些“内部折扣”。
当然,如果万达想做得彻底一些,那么直接把盈方体育改名“万达盈方” 也并非没有可能。
万达要从大销售转型成大管家
万达这家公司正在变得越来大。这一方面体现在公司的资产规模和收入上,同时也体现在项目的体量上。
尤其是在万达从商业地产逐步向文化地方转型的过程中,万达城、东方影都等大型项目相继出现,与原本流水线式的“ 18 个月建一个万达广场”的生产不同,这样项目不仅需要更大的资金量、更长的建设周期和回收期,更需要更强的巨型项目管理与运营经验。
在今年一月初的 2014 年集团总结大会上,王健林明确提出了万达要转型为一家轻资产的、管理型公司,盈方体育在大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经验或许可以帮上忙,目前它运营超过 25 种体育项目,与全球数百家赞助商、传媒机构,以及 160 家体育权益组织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
一个世界杯那样的重大体育赛事管理包括媒体版权销售、电视信号制作、品牌推广以及企业赞助等各项业务,这些管理经验正是处于转型时期的万达所需要的。
十几亿体育观众以后就是万达用户了
无论万达如何转型,它都是一家地产公司,做的都是聚拢人气的生意。
通过万达广场,它聚拢了品牌和人流,促进了城市周边商业区域的开发。为了近一步提升广场人气,万达引入了万达影院、大歌星等娱乐设施,或者万达所说的“体验业态”,同时进行业态调整,提升餐饮比例。
随后,这种思路被引入了文化地产和旅游地产中,只不过是从万达广场的“购物”功能转向了“休闲与旅游”,无论是目前已经开业的 8 个万达城,武汉汉秀电影乐园,还是即将在几年后开业的青岛东方影都,项目最终的成败都在于能在多大程度聚集到人气。
重大体育赛事也拥有同样的功能。通过盈方体育,王健林可以接触到更多与重大体育有着合作的国际品牌,同时也能像当初将近 2000 个品牌和人流带入万达广场一样,把这些品牌和人流入体育赛事中。
如果王健林真的能让几亿体育观众和国内并未被充分开发的体馆赛事和体育场馆产生一些化学反应,还是一个挺有想象力的事。
本站所有行业文章内容均转载自互联网,如不慎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